2月27日,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启动大会在攀枝花市举行,标志着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正式拉开了从蓝图规划向落地实施的大幕。建设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将重点提升西部地区钒钛钢铁等大宗商品跨区域大规模流通效率,构建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增强国家钒钛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大会现场
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由攀枝花市牵头,会同成都、乐山、内江、达州、重庆、昆明、宝鸡、嘉峪关、哈密、喀什等10个城市共建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共建走廊所包含的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个城市,均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储量巨大、互补性强。
作为牵头城市的攀枝花,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发现矿产76种,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生产了全国80%以上的钛精矿、40%以上的含钒钢轨,是世界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全球重要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攀枝花产业体系基础扎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尤其是钒钛产业链完整度居全国之首。当前,攀枝花正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9个产业生态圈、21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同时,攀枝花交通物流位势突出,地处川西南滇西北6市州的几何中心,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政策“乘数效应”正在逐步释放。
启动仪式
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将坚持国家所需、城市所能,流通商品以原矿、铁精矿、钛精矿、钒产品、钛产品、钒钛钢产品等钒钛钢铁相关大宗商品为主。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形成西部地区具备明显优势的钒钛钢铁贸易体系,着力构建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的重要矿产品流通走廊,积极承担国家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基地。
据了解,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将集聚钒钛钢铁优势资源要素,打通产业供需关系,加快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相互融通的产业生态,通过建圈强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实施以下任务:
共建钒钛钢铁一体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通过提升整合攀枝花钒钛产品交易中心、钛融易等钢铁钒钛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服务能级,打造全国钢铁钒钛产品交易中心,探索建立钒钛产品的期货交易机制。
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依托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国家物流枢纽,完善钒钛钢铁物流节点体系。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加强攀枝花与成都、昆明等城市之间的交通合作,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结合红格南矿等国家重点矿区开发计划,推进重要货运场站、铁路货站、水运港口等交通枢纽提能升级,联动发展。
打造西部矿产品钒钛钢铁产业联盟。从走廊建设、商贸物流、营商环境、钒钛钢铁产业协同等不同领域,共建钒钛钢铁产业生态圈。
建立钒钛等战略资源国家储备机制和产品指数体系。建立钒钛产品价格指数等指数体系,发挥现代流通体系的市场链接和产业组织作用,提高产业预警和防风险能力。建立钒钛等战略资源国家储备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产品价格走势,调剂市场供给,稳定产品价格,保障供应安全。
会上,西部矿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共建企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让各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释放,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联盟还将为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共同投身走廊建设,延伸业务领域,进军国际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