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山水孕文脉,千年三苏续情缘。”11月25日,“三苏与巴蜀” 书画文献展巡展(重庆站)在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展览厅开幕。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循着三苏父子 “溯巴峡、出夔门” 的千年足迹,将眉山与重庆紧密相连,不仅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一场艺术享受,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巴蜀,是三苏文化的源起之地。三苏父子自蜀中走出,在巴蜀大地上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重庆,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交汇处,是构成“三苏巴蜀文化圈”不可或缺的一环。嘉祐四年(1059)冬,三苏父子举家出蜀,其路线沿岷江而下,历嘉州、渝州、忠州等地,直至夔州方离蜀境。在重庆,三苏父子的足迹遍布今南岸、渝中、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奉节、巫山等地。渝州城内,苏轼曾作诗寄友;丰都仙都山仙都观,父子三人留下抒情诗篇;万州木枥山,险峻山势与许旌阳得道传说,激发三苏创作灵感;奉节瞿塘峡口,苏轼挥毫写下存世第一篇赋文《滟滪堆赋》,“万派泻东南” 的壮阔跃然纸上。

本次展览以三苏出蜀的陆路和水路为基础,将巴蜀地区各三苏遗迹遗址串联成线,汇聚了国内82名艺术家的88件主题书画精品,通过“眉州记忆:我家江水初发源”“三苏出蜀:梦寻归路蜀山长”“蜀地百朋:谁言万里出无友”“诗助江山:至今瓣香长不断”四个章节,从三苏的眉山记忆、巴蜀诗文、巴蜀交游、千年嗣响四个角度,呈现三苏文化与巴蜀文化持续近千年的互动与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