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公司资讯 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四川美术馆特展揭幕: 以馆藏组画铭刻“永不忘却的纪念”

    成都活动公司
1

近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永不忘却的纪念——四川美术馆馆藏组画中的抗战精神”展于四川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精选10套馆藏抗战主题组画(含部分借展作品),汇聚李桦、王树艺、李少言等17位艺术家的经典力作,以艺术语言再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争历程,折射出一代代中国人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深刻反思、坚定信念与伟大胜利。

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木刻运动”兴起以来,左翼木刻家便以手中的刀与笔刻画出彼时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特展里,李桦的《怒潮组画》以喷薄汹涌的动势和现实主义美术的力量展现出人民抗争所带来的摧枯拉朽的时代能动性;李少言的《地雷战组画》以平直的刀笔语言纪实地展现出抗战胜利前夕全民性的战争智慧;牛文的《晋绥抗战风云录》和《人民画报》木刻连环画以中国传统的线条美学描绘了边区根据地抗敌、生产、建设的生活日常;王树艺的《狱中纪实》组画,以自身被捕入狱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与进步人士的恶劣处境。

展览作品

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新中国的美术家们秉承对“抗战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时代进程中续写着新中国民族自强的时代强音。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后更名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范朴与周琳共同创作的素描组画《游击健儿——抗日战争生活回忆》用飞扬的粉与墨描绘出陕甘宁及晋绥边区人民抗日游击的真实事迹;套色木刻《红军长征》组画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59年建馆订件作品,由中国美协重庆分会(后更名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驻会艺术家李焕民、宋广训和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江碧波、袁吉中共同创作完成,以历史画的形式将抗日战争中红军战略转移的史实铺陈纸面;而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的版画群体集体创作的《抗日烽火》组画,则是196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20周年受《人民日报》美术组专题约稿的群力之作。

改革开放后,面对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浪潮,“抗战精神”再次为中国美术注入鲜活的时代灵感。陈勉的《血寰——南京大屠杀木刻系列组画》受艺术家个人情感影响和木刻前辈李桦先生鼓励、教导,再次对悲剧历史抗争主题深刻探讨。这套作品前后历时20余年创作完成,毫无疑问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呈现——十几幅群像充满了血泪的力量,在距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半个世纪之久的彼时,程勉的《血寰》组画绝不仅是艺术的胜利、真相的胜利,更是历史的胜利和人性的胜利,这种胜利意志和爱国情怀早已融入国人千年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础。

这些时代中的作品,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时期,至改革开放以来,深刻记录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壮阔历程,展现出“抗战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赓续与发扬,映照出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与炽热的家国情怀。它们持续为中国美术创作注入精神动力与时代灵感,既镌刻着民族抗争的历史印记,更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话咨询 短信咨询